Sunday, May 5, 2013

我們之間 Dinner With Friends


今日獨自看了《我們之間》。會去看真是無限個巧合。事緣決定6月不衝日本,那就想不如捨遠取近,找找香港有什麼舞台可看,說不定能止止癮(你以為能?)。其實想看musical,而且剛巧《Dirty Dancing》正在上演,可是票價真的太貴,就覺得算了。後來在urbtix繼續逛就看到《我們之間》,說真的單看名字真的興趣缺缺,所以其實pass過幾次,最後也是無心插柳點進去,看到有英文名字,心想可能是adaptation就查了一下,原來是Off-Broadway,還得過Pulitzer Prize。一提起Pulitzer Prize想到什麼???不就是瞳子さん要演的《Next to Normal》拿到那個獎嗎???所以立即買票了。(所以到最後推手還是與寶塚有關就是了。<--雖然關係很遠orz)

Picture
我其實很少看本地的舞台表演,最近一次已是去年的《賈寶玉》了,對本地舞台表演水平亦不了解(較多看是林奕華以及香港舞蹈團,但兩者都難言是全本地制作吧)。是re-run的緣故,有嘗試search一下首演的劇評,竟然是很悶、不明白劇情,所以入場前已作最壞打算。(你是為什麼買票?!)
表演場地是文化中心Studio Theatre,到場才發現我沒有在這裡看過演出(都是大劇院和音樂廳比較多),所以不知道入口在哪裡orz。劇院很小,舞台是在中間的地板,觀眾席是在左右兩旁。然後我進場了才發現我坐第一排中間的位置,大驚(可見買票過程真的相當隨意,隨意的程度是買了那個位子都不清楚,我還是online自己選位子的),所以與舞台和表演者沒什麼距離感。
直接copy劇情介紹:
兩對夫婦、四個好友,愛情、婚姻、友誼把他們緊緊連繫著。四人愉快地相處了多年,他們都期望可以一直走下去。一次晚餐上,一個婚姻破裂的消息,考驗了四人的友情,令他們對此後的友情、生活、婚姻、夢想等憧憬,一切重新估計。Source: http://www.timable.com/event/105707 | Copyright © Timable 
英文劇名《Dinner With Friends》相當點題,全劇大部份就是友間飯局,演員們也一直食XD。我能理解為什麼有人會說悶,演員們其實就是不停吃飯,不斷說話,沒華麗的舞台,沒什麼視覺效果,甚至沒有什麼特別激烈的情節,就是吃飯、聊天、吵架。
但這就是這劇別緻的地方。
只是簡單的場境、對白,但劇情推進得乾淨俐落,每過一場,每個角色對於彼此的關係又有多一重的認識(或者是偏見),到最後演員好像沒有做什麼,其實已經演完了一場很完整的劇了。只能說,編劇真的很神奇(這感想還真怪)。
然後我覺得這劇和我一直的想法很合。所有關係其實開始都是一個點,人與人相遇、相識、相知,靠的是緣份,但是人是一條線,會一直走,有的關係是兩條相疊的線,能一直走下去,有的永遠是個點,所以兩個人只能愈走愈遠。怎樣走,可能是本性,也可以是人為。所以劇中兩對夫妻的結局是如此的不同,而且他們觀念的根本不相同,也是他們友証走不下去的原因吧。
今次觀劇最大收獲是原來廣東話話劇觀感是OK的。不知何解我一直有廣東話講touching說話好肉麻好難項的印像。。。但原來感覺不錯,還是覺得感動的。
所以有機會再看看其他本地舞台表演啦。
還有想說本地一眾劇團的推廣十分無力,基本上觀眾不主動找還真不會知道,但香港人最缺的就是耐心和時間,所以...唉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oncontextmenu='return false' oncopy='return false' oncut='return false' ondragstart='return false' onselectstart='return false' style='-moz-user-select : none;-webkit-user-select: none;-o-user-select: none;cursor: default;'